儿童静脉炎可通过抬高患肢、局部热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静脉用药等方式治疗。儿童静脉炎通常由静脉穿刺损伤、药物刺激、细菌感染、血液高凝状态、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抬高患肢
将患儿肢体抬高超过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可使用软枕垫高患肢,避免压迫发炎部位。每日保持抬高姿势12小时以上,配合踝泵运动效果更佳。
2、局部热敷
采用40℃左右温热毛巾湿敷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3次。热敷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促进炎症吸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保持局部干燥。
3、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每日2次薄层涂抹。该药物能抗炎消肿并抑制血栓形成。也可选用肝素钠乳膏,通过抗凝血作用减轻静脉淤血。涂抹后轻轻按摩至吸收。
4、口服药物
细菌感染引起时需服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每日3次温水冲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可缓解疼痛发热,每日3次饭后服用。严重者可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张力。
5、静脉用药
化脓性静脉炎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每日1次。血栓性静脉炎可静脉输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输液后需按压穿刺点5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