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和监测,适用于脑血流动力学评估、脑卒中风险预测、血管痉挛诊断等场景。该技术通过超声波无创检测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
经颅多普勒在临床中最常用于评估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当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时,可通过血流速度变化判断责任血管。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能动态监测脑血管痉挛程度,指导治疗时机选择。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可观察到血流速度异常波动,辅助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头痛。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前后,该检查可直观显示吻合口通畅情况。部分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可能检测到血流灌注异常,为定位致痫灶提供参考。
该技术对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的评估具有独特价值。通过屏气试验或二氧化碳吸入试验,可量化脑血管储备能力,早期发现慢性脑缺血患者。在脑死亡判定中,特征性振荡波或血流信号消失是重要辅助依据。卵圆孔未闭筛查时,配合Valsalva动作能提高右向左分流检出率。对于颅内压增高患者,搏动指数变化可间接反映颅压状态。部分研究还将其应用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血流灌注评估。
检查前应清洁颞窗区域皮肤,避免使用发胶等影响超声耦合的物质。检查过程中需配合指令完成特定动作,如屏气或转头。老年患者颞窗穿透困难时可尝试调整探头角度。检查后及时擦除耦合剂,有眩晕史者需静坐片刻再起身。建议将经颅多普勒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合分析,单次异常结果需复查验证。定期随访监测对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