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心律异常的心脏病主要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心律异常可能与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常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易出现室性早搏、房颤等。确诊需冠脉造影,治疗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严重者需支架植入。
2、心肌病
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造成心脏扩大、心肌纤维化,干扰正常电传导。患者可能出现室速、房室传导阻滞等,伴有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心脏磁共振可明确诊断,常用药物包括地高辛片、螺内酯片、依那普利马来酸片,终末期需心脏移植。
3、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病变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心房心室压力负荷增加易诱发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超声心动图为主要诊断手段,轻症可用呋塞米片、华法林钠片,重症需瓣膜修复手术。
4、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心肌炎症反应,心肌细胞水肿坏死可导致传导系统异常。常见于感冒后出现心悸、乏力,心电图显示ST-T改变。血清心肌酶检测有助于诊断,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曲美他嗪片等营养心肌药物。
5、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先天结构异常使心脏电信号传导路径改变。儿童期即可出现心动过速、紫绀等症状,心脏杂音明显。通过心脏CT三维重建确诊,轻度缺损可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控制心律,复杂畸形需外科矫治手术。
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钾镁含量高的香蕉、深绿色蔬菜。规律监测心率血压,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