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作为高血压的辅助治疗手段,具体操作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主要方法包括悬灸百会穴、温和灸涌泉穴、雀啄灸曲池穴、回旋灸足三里穴、隔姜灸太冲穴等穴位刺激。
悬灸百会穴时选择坐位,点燃艾条距头顶正中百会穴3-5厘米进行熏烤,以局部温热无灼痛为度,每次持续15-20分钟。温和灸涌泉穴需取仰卧位,将艾条固定于足底前1/3凹陷处,保持温度恒定,两侧交替进行。雀啄灸曲池穴采用上下移动的灸法,在屈肘成直角时的横纹外侧端操作,注意控制艾条与皮肤距离。回旋灸足三里穴时以膝盖下3寸为基准点作环形移动,配合呼吸节奏调整灸治强度。隔姜灸太冲穴需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放置鲜姜片,再施以艾炷灸,利用生姜的辛散特性增强降压效果。
进行艾灸治疗时应注意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烫伤皮肤,灸后适量饮用温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慎用艾灸,血压波动较大或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应禁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配合低盐饮食和适度运动。若出现头晕加重或皮肤过敏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