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的预防及护理需从避免诱因、科学运动、及时补液、监测症状、规范用药等方面综合干预。横纹肌溶解可能与剧烈运动、肌肉挤压伤、代谢紊乱、药物副作用、感染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肌肉疼痛、乏力、尿色加深。
1、避免诱因
减少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或重复性肌肉劳损,高温环境下需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使用可能诱发横纹肌溶解的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若必须使用需定期监测肌酸激酶。外伤后需及时处理肌肉挤压伤,防止局部缺血坏死。
2、科学运动
运动前充分热身,逐步增加运动强度,避免突然进行超出耐受力的训练。运动时保持环境通风,高温高湿条件下需缩短单次运动时间。运动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帮助代谢产物排出。
3、及时补液
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水分摄入,运动后可按需增加补液量。出现肌肉酸痛时可饮用含钠、钾的电解质溶液,维持酸碱平衡。避免大量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品导致脱水加重病情。
4、监测症状
关注尿量及颜色变化,出现茶色或酱油色尿需立即就医。定期检测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指标,评估肌肉损伤程度。若伴随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全身症状,提示可能发生急性肾损伤。
5、规范用药
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减少肾小管堵塞。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片缓解炎症反应,但需避免肾毒性药物联用。严重病例需静脉输注甘露醇注射液促进肌红蛋白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