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可通过局部消毒护理、外用抗菌药物、口服抗生素、外科清创引流四种方法治疗。脐炎通常由细菌感染、脐部护理不当、免疫功能低下、脐带脱落延迟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护理:
脐部每日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2-3次,保持干燥清洁。消毒时需提起脐带残端,充分暴露脐窝进行环形消毒。尿布应折叠在脐部以下,避免尿液污染。该方法适用于轻度红肿无渗出的早期脐炎。
2、外用抗菌药物:
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可直接涂抹于感染部位。用药前需先清洁消毒脐部,薄层涂抹覆盖整个红肿区域。严重渗出时可配合使用硝酸银溶液烧灼肉芽组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外用药物。
3、口服抗生素:
头孢克洛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口服抗生素适用于伴发热、血象升重的患儿。用药期间需观察药物过敏反应,完成规定疗程。严重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避免耐药性产生。
4、外科清创引流:
对形成脐周脓肿的病例需行切开引流术,清除坏死组织并留置引流条。伴有腹壁蜂窝织炎或败血症者需住院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术后需每日换药至创面愈合,警惕肠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
预防脐炎需做好产房消毒与新生儿护理。家长接触婴儿前应规范洗手,避免不洁物品接触脐部。脐带脱落前建议使用透气护脐贴,沐浴后及时擦干脐窝。注意观察脐轮红肿、渗液等异常表现,出现发热、拒奶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儿免疫力,哺乳期母亲应保持营养均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局部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