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睾酮血症可通过药物调节、生活方式干预及手术治疗改善,具体需根据病因选择。常见原因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增生或肿瘤,需针对性降低雄激素水平或切除病灶。
1. 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常用于胰岛素抵抗伴发的高睾酮,通过改善糖代谢间接降低雄激素。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可直接抑制卵巢雄激素分泌,需连续使用3-6个月见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适用于肾上腺来源的高睾酮,每晚小剂量服用可抑制ACTH分泌。
2.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建议采用低升糖指数模式,每日主食中糙米、燕麦占比超50%,搭配西蓝花、亚麻籽等抗炎食物。每周进行4次有氧运动,如跳绳30分钟或游泳1小时,可提升性激素结合蛋白浓度。保证23点前入睡,睡眠不足会刺激皮质醇分泌间接升高睾酮。
3. 手术治疗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适用于药物无效的多囊卵巢患者,通过电灼破坏部分卵巢基质减少雄激素生成。肾上腺腺瘤需行后腹腔镜肿瘤切除术,术后1周内睾酮可回落正常。对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必要时需行双侧肾上腺切除并终身激素替代。
持续监测血清睾酮与临床表现至关重要,多数患者通过药物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可控制症状。出现严重痤疮、脱发或月经紊乱时应复查激素水平,治疗方案需每3-6个月评估调整。手术治疗后需每季度随访,警惕肿瘤复发或肾上腺功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