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政策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符合社保缴纳需求的人群购买社保,虽然社保的大部分费用都是由公司承担,但个人也需要承担小部分。随着缴纳的时间越来越长,大家个人支付社保的费用也就会越来越多,自然就会考虑到是否划算的问题。那么如果交了30年的社保,退休工资是拿多少钱呢?和交15年的区别在哪里?
退休后的工资组成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所以缴纳30年的社保能够领取的退休工资,还需要根据当时的平均工资来决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缴纳的时间越长,日后大家可以领取的退休工资就会越多。
社保交30年和交15年,最大的区别就是养老金和医保的待遇享受。从上述的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就可以看出,社保交30年可以领取的工资会远远高于15年。同时医保需要至少缴纳25年以上,才能在退休之后享受同等的报销比例,所以如果社保只交15年,日后肯定是无法享受社保的报销的。不过,根据我国社保相关规定来看,大家想要享受退休养老金,至少需要缴满15年才可以。对于已经到达退休年龄,但社保却未缴满15年的用户,如果在45周岁之前没有缴纳记录,是无法进行补缴的,需要继续缴纳直到满15年才可以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