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开展了这种信用卡业务。”一位华夏银行信用卡部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这种业务多采取电话营销,因此,必须考虑到一些难以防范的因素。
该人士续称:“比如,一般银行的客服是按流程办事,会尽到告知义务,但由于语速问题,或消费者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等,未必能正确的理解"消费贷记"等专业名词,可能会出现误解。而银行有责任让客户准确的理解信息,然后再做出是否同意接受贷款的决定。”
记者了解到,华夏银行做此类电话营销时,在客户口头同意后,会把合同条款发传真给客户,客户在纸上签字后再发回华夏银行,信用卡贷款合同才
而有的银行的营销只通过电话,没有客户的签名。
该银行回复记者称:“我行在电话销售过程中会对客户的基本权益和收费规则进行明确告知,得到客户的确认申请后才给予办理,我行还在客户最后申请成功后发送短信再次明确告知客户办理金额、费用等相关信息。并且单独给此业务设置犹豫期,客户可以在犹豫期内无条件取消业务申请。”
但这种非前置处理、预防风险的做法,却并未被客户理解。“信用卡放贷,原本设计初衷为"双赢"的产品,却因为流程使银行的整体品牌受到影响。
能生效。“这能有效的避免误解。”上述华夏银行信用卡部人士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