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针对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的情形,相关规定指出: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5、关于计算复利问题,相关法律规定
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 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而超过部分的利息,则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
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
6、多种约定并存,不得超过限额
何先生急需资金周转,向邢女士借款100万元。为促使何先生之后能如期还款,邢女士提出借款期限一年,年利率为24%,如果何先生不能按时还款,就将产生违约金,并从借款之日起,以年利率20%加付至实际还款之日止的违约金。
何先生自信满满地答应了并写进借条,但实际借款到期之后,何先生却无法按约定偿还本息。在邢女士出诉讼之后,法院并没有按照双方的约定判决陈先生支付违约金。
更多的金融咨询,可以关注车贷在线app
【分析】在民间借贷中,当事人往往会同时约定借款人逾期支付本息,并支付违约金、滞纳金、罚款等。这些约定究竟是否有效呢?相关法律规定:如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7、被冒名信息的借款,可以不用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涌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一边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利,一边也忍受着个人身份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而“被贷款”便是个人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之一,它是指他人盗用自己的身份信息,从而进行的贷款。
如果一不小心遇上“被贷款”也不必过于惊慌,只要你有证据能证明该笔贷款并非你本人申请,也从未收到过款项,那么你便可以不用归还贷款。因为根据以往案例及《民法典》规定:
冒认他人签订的贷款合同可判定为无效,对于不良征信记录也可根据国务院《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申请删除。
8、夫妻之间的共同债务,这些情况可以不用还
(1)夫夫妻之间是否共同偿还债务,取决于该笔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出现以下情况,夫妻另一方可拒绝还款。
(2)如果夫妻对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且相对人知道,那么另一方所负债务由自己承担,另一半可拒绝偿还。
(3)夫妻中一方因个人不合理的开支,如赌博、吸毒、酗酒所负债务,另一方也可拒绝偿还。或是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经营性贷款,且经营所得收入未用于共同生活。
(4)夫妻中的一方瞒着另一方,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借钱,且这些钱用于炒股、古董购买等非日常生活和共同经营性支出,夫妻中不知情的一方可拒绝还钱,由借款人独自偿还。
9、遇到非法贷款,下面这些情况可以不用还
如果你的贷款被判定为套路贷、高利贷、砍头息等非法贷款,那么对于其中侵犯和损害贷款申请人合法权益及利益的部分,可拒绝偿还。
(1)套路贷拒绝被套
我们常讲的套路贷是指假借民间借贷的名义,行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是一个新型的违法犯罪,其危害之前款姐也曾多次给大家分享过,想了解的朋友可查阅款姐往期推文。
其实,套路贷的本质在于侵占受害人财产,如果遭遇套路贷大家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或提起诉讼,并拒绝偿还贷款,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高利贷不用还“高利”
《民法典》规定,如果借款利率高于同期一年期贷款市场利率(lpr)的四倍,那么该借贷关系将不受法律保护。
如果你的贷款利率超过国家规定,那么可能会判定合同无效,超过部分的利息便不用归还,但是还是需偿还本金。
(3)断头贷不还砍头息
断头贷也被称为砍头息,是指贷款机构以手续费、服务费等名义从本金中扣除一大笔钱,那么这笔钱便被称为砍头息。
砍头息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提前在本金中扣除。如果利息已经提前在本金中扣除了,那么大家只需要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对于扣除部分的金额是可以拒绝偿还的,其贷款利息也按实际收款金额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