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可能是神经性疾病,也可能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眩晕症主要与耳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1、耳部疾病
耳部疾病是引起眩晕的常见原因,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通常由耳石脱落引起,表现为头部位置改变时短暂眩晕。梅尼埃病可能与内淋巴积水有关,伴随耳鸣、听力下降。前庭神经炎多由病毒感染导致,出现持续性眩晕伴恶心呕吐。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耳石症可通过手法复位,梅尼埃病可遵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
2、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多发性硬化、前庭性偏头痛等均可导致眩晕。后循环缺血引起的脑卒中可能突发眩晕伴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多发性硬化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可致反复眩晕。前庭性偏头痛表现为眩晕发作与头痛相关。这类疾病需及时就医,脑卒中需溶栓或抗血小板治疗,可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
3、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等心血管问题可能引起眩晕。心律失常导致脑供血不足可出现短暂眩晕,高血压危象时可能伴随头痛呕吐,体位性低血压在快速起身时易诱发眩晕。这类情况需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失常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
4、精神心理因素
焦虑症、抑郁症、惊恐障碍等精神疾病可能表现为心因性眩晕。这类眩晕通常无明确器质性病变,但患者主观眩晕感明显,可能伴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和药物干预,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劳拉西泮片等抗焦虑抑郁药物。
5、药物副作用
部分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癫痫药、降压药等可能引起药物性眩晕。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耳毒性,长期使用可能损伤前庭神经。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抗癫痫药物过量可能致共济失调和眩晕。这类情况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停药或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