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类固醇制剂的副作用主要涉及内分泌紊乱、心血管损害、肝脏毒性、精神行为异常及皮肤病变等多系统影响。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男性睾丸萎缩、女性月经紊乱、青少年骨骺早闭,以及诱发心肌梗死、肝肿瘤、攻击性行为等严重后果。
1.内分泌紊乱
同化类固醇会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男性可能出现睾丸萎缩、精子减少、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常见月经周期紊乱、多毛症、声音低沉。青少年使用可导致骨骺提前闭合影响身高发育。这类激素干扰通常需要停药后通过克罗米芬citrate片、来曲唑片等药物调节,严重者需内分泌科干预。
2.心血管损害
药物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风险。部分使用者会出现左心室肥厚、高血压等病变。临床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药物控制相关指标,但根本解决需立即停用类固醇。
3.肝脏毒性
口服类固醇制剂经肝脏首过效应易引发肝酶升高、胆汁淤积性肝炎,长期使用可能诱发肝腺瘤或肝细胞癌。定期监测肝功能时若发现异常,需立即停用并配合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肝穿刺活检明确损伤程度。
4.精神行为异常
药物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引发情绪波动、躁狂发作或抑郁倾向,部分使用者出现攻击性行为、妄想症状。精神科可能建议使用奥氮平片、舍曲林片等药物对症处理,但最有效方式是逐步减停类固醇并配合心理疏导。
5.皮肤病变
雄激素效应会导致痤疮爆发、头皮油脂分泌过剩,注射部位可能出现脓肿或皮肤萎缩。皮肤科常开具异维A酸软胶囊、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外用药,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深层皮肤损伤可能遗留永久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