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无痛分娩过程主要包括麻醉评估、麻醉实施、产程监测、疼痛管理和产后观察五个阶段。
1、麻醉评估:
产妇进入产房后,麻醉医师会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询问病史、检查凝血功能、测量生命体征等。评估重点在于排除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如凝血功能障碍、腰椎严重畸形或局部感染等情况。符合条件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头痛或神经损伤等风险。
2、麻醉实施:
产妇取侧卧位屈曲脊柱,消毒后在腰椎3-4或4-5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通过导管分次注入局部麻醉药物,常用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药物起效后能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保留宫缩感和下肢运动功能,实现第一产程宫缩痛减轻80%以上效果。
3、产程监测:
麻醉起效后持续监测胎心变化、宫缩强度及产妇血压心率。助产士定期进行阴道检查评估宫口扩张情况,麻醉医师根据产程进展调整给药剂量。第二产程可能减少药量以保留产妇用力排便感,必要时采用器械助产缩短产程。
4、疼痛管理:
采用患者自控镇痛技术,产妇可通过按钮按需追加药物。药物浓度控制在既能有效镇痛又不影响宫缩的平衡点,通常维持视觉模拟评分在3分以下。出现单侧阻滞或镇痛不全时,需调整导管位置或更换麻醉药物配方。
5、产后观察:
分娩后保留导管继续提供术后镇痛,24小时后拔除。重点观察下肢感觉运动恢复情况,警惕硬膜外血肿或感染等并发症。指导产妇平卧6小时预防脑脊液外漏性头痛,出现异常神经症状需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