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一般持续1-2天,实际时间受到月经周期规律性、激素水平波动、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排卵期常见信号主要有基础体温升高、宫颈黏液变化、下腹隐痛三种典型表现。
1、周期规律性:
月经周期28天的女性,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周期缩短或延长者,排卵日相应提前或延后。建议通过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推算个人排卵规律。周期紊乱者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
2、激素水平波动:
排卵前黄体生成素(LH)出现峰值,刺激卵泡破裂释放卵子。部分女性会感知到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激素变化表现。存在高泌乳素血症或卵巢功能减退时,可能影响LH峰形成导致排卵异常。
3、基础体温升高:
排卵后孕激素分泌使基础体温上升0.3-0.5℃,持续至月经前。需使用专用体温计晨起静卧测量,体温升高前1-2日为易受孕窗口。甲状腺功能亢进、感冒发热等情况可能干扰体温判断。
4、宫颈黏液变化:
排卵期雌激素促使宫颈黏液呈蛋清状、拉丝度达8-10厘米,利于精子通过。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可能改变黏液性状,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5、下腹隐痛:
约20%女性在卵泡破裂时出现单侧下腹短暂刺痛,称为排卵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阴道出血需警惕黄体破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