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需注意饮食调整、体位管理、药物干预、生活习惯改善及并发症监测四个方面。饮食注意事项包括避免高脂食物、控制进食量、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餐后保持直立位。
1、避免高脂食物:
高脂肪饮食会延缓胃排空,增加腹压,导致贲门括约肌松弛。建议替换为清蒸鱼、豆腐等低脂蛋白来源,烹调方式以炖煮为主。典型症状加重表现为夜间反酸、胸骨后灼痛,可能与胆囊收缩素分泌异常有关。
2、控制进食量:
过量进食使胃内压力升高超过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采用少量多餐原则,单次进食量不超过300毫升,两餐间隔2-3小时。伴随嗳气症状时需警惕食管裂孔疝可能,可通过食管测压明确诊断。
3、减少刺激性食物:
辛辣调料、薄荷、巧克力等会直接刺激食管黏膜并降低括约肌压力。发作期应禁食生蒜、浓茶等,缓解期可尝试少量洋葱调味。反流物误吸引发咳嗽时需排除支气管痉挛。
4、餐后体位管理:
进食后立即平卧会使胃内容物更易反流。建议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以上,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使用斜坡枕时需注意腰椎承重,合并腰椎病患者建议采用分体式床垫调节。
除核心饮食管理外,需同步控制体重至BMI<24,戒烟并避免紧身衣物压迫腹部。睡眠前3小时禁食可减少夜间反流发作,规律有氧运动如太极拳能改善胃肠蠕动功能。合并巴雷特食管患者需每6个月接受胃镜监测,出现吞咽疼痛或体重下降应及时排查食管狭窄。日常可记录饮食日志追踪诱因,心理应激因素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缓解。